中文
CASES
工程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工程案例

“全民智动”智慧运动、健身长廊

2025-03-19
|
访问量:48

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区域,近年来致力于将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公共体育服务。区政府联合科技企业打造了国内“AI+全民健身”示范项目——“全民智动”智能健身长廊,覆盖区内5大公园及12个社区,旨在通过智能化运动设备提升市民健身效率、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管理。

核心技术与设备功能

智慧健身器材集群

器材内置传感器:实时监测运动时长、频率、卡路里消耗等数据,通过LED屏即时反馈。

人脸识别系统:市民扫码或刷脸注册后,自动生成个人运动档案,支持数据云端存储。

自适应阻力调节:力量训练器材可根据用户体能自动调整强度,降低运动损伤风险。

环境感知与互动装置

智慧跑道:嵌入压力感应地砖,记录跑步者步频、着地姿态,通过AI算法生成矫正建议。

光影互动墙:结合体感摄像头,市民可通过肢体动作触发墙面投影游戏,吸引青少年参与锻炼。

城市管理后台

设备使用率热力图:实时显示各区域人流密度,指导设备维护与空间优化。

能耗监测系统:太阳能供电设备占比达70%,年减少碳排放约15吨。

市民健康水平提升

日均使用人次达2.3万,较传统器材提升120%;

用户调研显示,87%市民认为智能反馈功能显著提升了运动科学性。

城市治理效率优化

设备故障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4小时;

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器材布局,低效区域使用率提升65%。

效益拓展

生成区域健康白皮书:为疾控部门提供慢性病预防参考数据;

开发“家庭运动PK”小程序,带动超10万家庭参与线上健身社交。

多模态交互设计
融合语音指导、AR动作矫正、社群排名等功能,打造沉浸式健身体验。

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
通过匿名化运动大数据,辅助政府规划社区健身中心选址及适老化改造。

可持续运维模式
引入“企业建设-政府监管-用户反馈”三方协作机制,降低财政投入压力。

挑战与解决方案

隐私保护问题:采用边缘计算技术,敏感数据本地处理,仅上传脱敏信息至云端。

适老化障碍:增设语音导航和“一键求助”按钮,开展社区志愿者培训。

设备兼容性:开放API接口,支持与主流运动手环、健康App数据互通。

计划完成全区智能健身设施全覆盖,并探索以下方向:

接入城市医疗系统,为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定制运动处方;

开发VR虚拟教练功能,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;

构建“运动碳积分”体系,激励市民低碳健身行为。

“全民智动”项目印证了智慧城市运动设备的三大价值:

通过技术赋能传统公共设施,激活城市“灰色空间”;

以数据为纽带,实现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;

科技与人文关怀结合,推动全民健身向智慧化、社交化升级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