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
CASES
工程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工程案例

智慧路灯解决案例

2025-03-08
|
访问量:33

随着“十四五”智慧城市建设政策的深入推进,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成为重要发展方向。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之一,智慧路灯凭借其“有网、有点、有杆”的天然优势,成为整合城市资源、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节点。某二线城市以“多杆合一”为核心理念,率先在核心区域开展智慧路灯试点工程,旨在解决传统道路设施分散、资源浪费等问题,同时为5G网络部署、环境感知、智慧交通等应用提供基础支撑,助力城市治理迈向数字化、精细化。

设计理念与特色

“多杆合一”集约化设计

项目采用“多杆合一”理念,将路灯杆、交通信号杆、监控杆、指示牌等市政设施整合至统一杆体,减少道路杆件林立现象。杆体分层设计(0-10米)适配不同设备:高层搭载路灯与5G微基站,中层集成摄像头、指示牌,底层设置检修门与智能终端,实现空间高效利用。

文化融合创新

灯杆造型融入地域文化元素,以山水轮廓、传统建筑飞檐为灵感,通过流线型设计与定制化装饰展现城市独特文脉。杆体采用模块化滑槽结构,便于设备灵活搭载与维护,兼顾功能性与艺术性,塑造“科技与人文共生”的城市景观。

三位一体智能化架构

项目构建“路灯控制器+物联网网关+云端平台”三位一体架构,依托5G网络与物联网技术,实现设备远程控制、数据实时交互及智能决策。平台支持多维度扩展,兼容环境监测、应急广播、信息发布等应用模块,为城市管理提供“一杆多能”的解决方案。

技术实现与核心功能

智慧照明

自适应调光:结合人流量、车流量、天气等数据,动态调节亮度与色温(如雾天切换至穿透力更强的3000K黄光),综合节能率达30%以上。

单灯控制:支持远程开关、故障报警及能耗统计,实现路灯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
城市感知网络

环境监测:实时采集PM2.5、温湿度、噪声等数据,通过LED屏发布气象预警与空气质量指数,助力生态治理。

智能安防:高清摄像头与AI算法结合,实现人群密度监测、交通违规抓拍及紧急事件联动响应。

便民服务与5G基建

公共WiFi与充电桩:为市民提供免费上网、电动车充电等便捷服务。

5G微基站部署:以平均20-30米灯杆间距满足5G超密集组网需求,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。

应急管理

一键报警装置:遇险时可触发可视对讲,联动周边广播、摄像头,提升公共安全响应效率。

实施效果

资源集约化:试点区域减少冗余杆件超60%,道路空间整洁度显著提升。

管理高效化: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设备集中管控,运维成本降低25%,故障处理效率提高40%。

服务惠民化:WiFi覆盖、信息发布、环境公示等功能直接惠及10万+居民,市民满意度提升35%。

经济可持续:电费节约、广告租赁等多元化收益模式,支撑项目长期运营,预计5年内回本。

该项目为二线城市智慧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,其成功关键在于:

顶层规划先行:以“主道试点、次道预留”思路统筹建设,避免重复投资。

跨部门协同:整合市政、交通、通信等多方资源,打破数据孤岛。

市场化运营:采用“建设+运营”模式,引入社会资本,保障项目可持续性。

推动城市从“单一功能叠加”向“全域智能生态”升级,为居民创造更安全、便捷、绿色的生活空间。
智慧路灯不仅是照明工具,更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“新基建”。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,该项目验证了“小切口、大价值”的实践路径,为同类城市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参考范本。

分享到: